一、《管仲不谢私恩》文言文阅读练习
原文
管仲束缚①,自鲁之②齐。道③而饥渴,过绮乌封人④而乞食。绮乌封人跪而食之,甚敬。封人因窃谓⑤仲曰:“适⑥幸及齐不死,而用齐⑦,将何以报我?”曰:“如子之⑧言,我且贤之用⑨,能之使,劳之论,我何以报子?”封人怨之。
选自《韩非子》[1]
2译文
管仲被捆绑(在囚车上),从鲁国押往齐国。走在路上,又饥又渴,经过齐境边疆绮乌城,向守疆的官吏乞求饮食。绮乌的守疆官吏跪着帮他送食,很恭敬。(随后)守疆的官吏乘机偷偷地对管仲说:“假如你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,(那时)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?”管仲说:“假如真的像你说的,我将会重用贤人,使用能人,评定(奖赏)有功之人,(除此)我能拿什么来报答你呢?”守疆的官吏听了,对他很不满意。[2]
3道理
管仲重用的是人才,而不是和他亲近的人,管仲是一个唯贤任用的人!即使身处逆境,管仲仍可做到分清公事和私恩,坚持唯贤是举,唯才是用,不怕得罪人,难能可贵!
4释义
①束缚:被捆绑
②之:到,押往
③道:行至半道。
④ 绮乌,城名。封人,管理边疆城的官吏。
⑤窃谓:私下对(管仲)说
⑥适:正当,当
⑦用齐:用于齐国,被齐国任用,在齐国当官执政。
⑧之:(结构助词)的
⑨贤之用,能之使,劳之论:及用贤,使能,论劳。可解为:任命贤能的人,使用有才能的人,评定有功劳的人。
以上来自百度百科
二、凿壁偷光文言文答案
1.而(连词,表示转折) 大姓(大户人家 ) 偿(报酬) 怪(奇怪)
2、下列句子中“而”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( D)
3、下列句子中“以”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(C )
4.囊萤映雪 、悬梁刺骨、不耻下问
三、吕蒙正不受镜的文言文答案
1、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。
①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( ) ②以谓贤于李卫公远矣( )
③太宗尤所眷遇( ) ④其弟伺间从容言之( )
2、翻译下面的句子。
①其弟伺间从容言之。
②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,昔贤之所难也。
3、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吕蒙正是一个怎样的人?
【答案】
1、①牵连;②比;③宠爱;④趁时候
2、①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。
②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,古代贤者也不易作到。
3、吕蒙正淡泊名利,不为物累;他甘于清贫,不图享受。
四、董遇三余读书的文言文的答案!!!~急~~~~~~!!!!!!!!!
原文:
(董)遇字季直,性质讷而好学。兴平中,关中扰乱,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。采稆负贩,而常挟持经书,投闲习读,其兄笑之而遇不改。 遇善治《老子》,为《老子》作训注。又善《左氏传》,更为作《朱墨别异》.人有从学者,遇不肯教,而云:“必当先;读百遍!”言: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” 从学者云:“苦渴无日。” 遇言:“当以‘三余’。” 或问“三余”之意。 遇言:“ 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。”
编辑本段注释
当以“三余 以:用 讷(ne四声):口齿不流利。性质讷:秉性纯朴而不善言辞。 采稆负贩:稆:一种自生的谷物。负,背。贩,卖。这里的意思就是采集谷物背去卖掉。 岁:年。 其义自见的见: “见”不读“jiàn”而读xiàn. 通假字,“见”通“现”,整个句子的翻译是(文章或书中的)意思自然而然就会体现出来。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现”。 遇善治《老子》的治:遇善治《老子》的治...遇:董遇。善:善于、喜欢(这里指对……有研究)。治:学习。董遇善于学习《老子》。 或问“三余”之意的或:或问“三余”之意的或...或问三余之意的或“或”是(有的人 )。 句子翻译: 1.苦渴无日:(您说的有道理),只是苦于没有时间。 2.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:冬天,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;晚上,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;雨天,是临时的空闲时间。
编辑本段译文
董遇,字季直。为人朴实敦厚,从小喜欢学习。汉献帝兴平年间,关中(等人)作乱,(董遇)和他哥哥季中便投靠朋友段煨。(董遇和他哥哥入山)打柴,背回来卖,每次去打柴(董遇)总是带着书本,一有空闲,就拿出来诵读,他哥哥讥笑他,但他还是不改变。 董遇对《老子》很有研究,替它作了注释;又擅长《春秋左氏传》,更写成了《朱墨别异》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,他不肯教,却对人家说: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” 请教的人说:“(您说的有道理)只是苦于没有时间。”董遇说:“应当用‘三余’时间”。 有人问“三余”是什么意思?董遇说:“(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)冬天,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;晚上,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;雨天,是临时的空闲时间。
编辑本段理解
《董遇三余读书》中 你怎样理解“人有从学者,遇不肯教,而云:‘必当先;读百遍!’” 为了启发人们的自觉性,用意是要要求别人反复诵读的时候,用心思考,达到其义自见。
编辑本段启发:
读书要认真,达到其义自现。并且要把握时间,珍惜时间。